where_the_wild_things_are_ver2.jpg

 

(照片摘路自Google網路圖片)

 

 

2009年12月13日上午,我和兩個寶貝一起看了以美國知名繪本大師Maurice Sendak得獎作品改編的電影”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”(中譯名:野獸冒險樂園,1963年出版,1964年榮獲凱迪克Caldecott Medal金牌獎)。

 

 

想看這部電影的原因在於,這本書是O少九年多前讀Year 1時班上於校內集會的表演作品(Assembly Item)。當年O少的導師Miss Gibbs(從澳洲來的,現已嫁為人婦)將作品改編得好熱鬧,只記得一堆小孩在台上扮成野獸吼來吼去,孩子們玩得開心,家長們當然也樂在其中。正因為這緣故,再加上不久前才陪DD看了部老少咸宜的喜劇動畫片”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 Balls”,我以為我看的內容應該也差不多。不過當我步出電影院時,我的心情卻很沉重。

 

 

電影一開始,透過鏡頭,我看到的是一個半大不小的男孩Max,靜靜地鏟雪做成一個冰屋(Igloo),沒有玩伴,只能對著木頭圍牆說話。接著導演藉著Max正值青春期的姐姐Claire和朋友間電話對話,交代了這是一個父母親婚姻有問題的家庭(可能分居或離婚)。姐姐有自己的朋友(或者是藉機離開家),母親陷於工作困境,心有餘力不足,無暇也無力顧及Max。孤獨的Max,終於在母親男友來訪的那天晚上,因細故大鬧一場,並咬了母親肩膀一口逃出家門。Max跑進一處樹林中,從而展開他的野獸國度之旅。

 

 

電影如何鋪陳Max在野獸國時的經歷,並不是我此篇觀後感的重點。固然野獸(Wild Things)是此片賣點之一,但我只想寫一些我內心的感受。我個人認為,導演企圖利用這部電影傳達一些社會訊息,特別是單親家庭中孩童常面對的問題。企圖心很大,能達到多大的效果就不得而知。至少我不認為原著作者設定的讀者群,也就是四到八歲的孩子能看得懂。和我們同場看電影的那個Kiwi小男孩(大約七、八歲),看完一句話也沒,就和他父親急速離開放映廳(該場次全廳只有六個觀眾,我們家就占了一半,另一位是男性長者)。而當我看到電影中小男主角Max那寂寞又期盼的眼神,再對照他母親忙著和男友調情的場景時,我突然覺得和我原先想像的內容情節落差好大,看得真的很難過。雖然隨著Max到了野獸國,和野獸們有段快樂的時光,但到了電影後半段,導演藉著野獸們之間的矛盾,突顯Max的內心世界,進而讓Max了解到他只是個孩子,他根本無法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,回歸到故事原著結尾,電影最後Max還是回家了,回到他那個暫時逃離的家,回到他那疲憊不堪的母親身邊。

 

 

或許是落差太大,從一開始看就心情沉重的我,當看到Max決定離開野獸國時,和野獸們之間的對話,讓我那不爭氣的淚腺開始發作。一個孩子,他怎能承受那些原不屬於他的壓力,他只是需要一個人願意聽他說說話,了解他在做什麼,知道有人重視他、在乎他。MaxClaire和他母親之間欠缺的是聆聽。如果他們都能坐下來好好地聽聽對方的想法,或許他們就不會覺得那麼寂寞與無助,甚至認為全是對方的問題(Max的母親在片中有一句話,”What’s your problem? What’s wrong with you?”)。我在學校工作快七年,不時看到父母分合對孩子造成的影響,有些尚知道求助,有些則把問題歸咎在孩子身上。但孩子是無辜的,為何要讓孩子去承受大人間的糾葛和紛爭,我覺得大人們該檢討。那些拿孩子們出氣,或是拿孩子當籌碼的父母們最可惡。(Sorry,離題了。)

 

 

我家O少的觀後感是,「這部電影並不是那麼好看,也不適合小孩子看。」DD在看這部電影時,頻頻地用手遮眼,尤其看到Max在廚房和他母親大吵大鬧時,更有點不知所措(DD很怕看到吵架、爭執的場面),讓我好生愧疚,真想立刻帶他離場。當我問他,”Are you OK?”時,他都說沒事。回家後,我趕緊拿出原著再看一遍,我倒是覺得作者其實想表達的是,每個人,包括小孩子,內心世界中都有狂野、不受束縛的一面,容許自己放縱、放肆,就像那些野獸一樣,至少作者表達出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緒,不至於如導演想得那麼複雜,。導演把這本著名繪本改編成這樣,我並不欣賞。能吸引多少家長帶著孩子進電影院?我很懷疑。

 

 

我不是專業影評人,所以不會也不用給幾顆星星。我的建議是,如果想讓孩子知道他們有多幸福,不妨帶孩子們看看;如果純粹是想看場電影放鬆一下的話,我不會推薦這部電影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胖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